封面新闻记者 邹阿江 杨澜
10月16日下午,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召开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法规的新闻发布会,发布新制定和修改的3部法规。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戴卫东主持会议。
本次发布会分为三个阶段,新制定《宜宾三江新区条例》,修订《四川省林木种子条例》和《四川省内部审计条例》。
会议现场。图据四川发布
为固化新区近年改革成效之需
《宜宾三江新区条例》将于12月1日起施行
在会议现场,四川省人大经济委副主任委员吴泓指出,制定《宜宾三江新区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既是适应新区建设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固化新区近年来改革成效的需要。据了解,该条例将于2025年12月1日起施行。
条例共9章46条,包括总则、管理体制、规划建设、科教创新、产业集聚、开放合作、绿色低碳、服务保障、附则。明确了三江新区“打造长江上游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创新型现代产业集聚区、国家产教融合建设示范区和四川南向开放合作先行区”的功能定位,赋予三江新区在区域协同、城市转型、产教城融合、开放合作等方面探索改革、先行先试的重任。
记者注意到,在新制定的《宜宾三江新区条例》中,多次提到“产教融合”,那么在《条例》出台后,新区将从哪些方面考虑,加快推进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
这个问题,宜宾三江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谢光永给出答案。他介绍,目前,宜宾三江新区已集聚多所高等院校,下一步将依据《条例》从创新产教融合育人机制、优化协同创新机制、推动校城资源共享三个方面发力。
谢光永进一步阐述道,在有序推动高校公共教室、图书馆、体育场馆等设施向社区开放,打破高校与城市间的物理与管理壁垒的同时,深化校城文化融合与创新参与,支持以项目化方式打造大学城特色文体品牌,形成“以文促商、以商惠文”的良性发展机制。
此外,结合产业发展需求举办高端论坛、创新赛事,依托基层治理场景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推动高校师生深度融入三江新区建设,促进校城在文化、商业与治理层面的全面融合。
增设“种业创新”专章 激发育种积极性
《四川省林木种子条例》2026年1月1日施行
林木种子是森林资源和林木种业的基础“芯片”。四川是全国森林资源大省、种业大省,优良林木种子更是推动全省林草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
发布会上,对于修订的《四川省林木种子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省人大城环资委委员王鸿加介绍,条例自2009年施行以来,条例的上位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已修改,现行条例的有关内容与上位法规定不一致,已不能满足现实工作需要。因此,修订条例十分必要。
记者了解到,条例坚持以上位法为依据,共7章32条,强化了种质资源保护、牢牢守住林业发展“芯片”,增设了“种业创新”专章、激发科研单位和企业育种积极性,必将为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服务“天府森林四库”建设、推动四川从“林业大省”向“林业强省”迈进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修订的条例有何亮点?省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员贺江华指出,条例强化全过程监管,保障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合法权益。
例如,规范行政许可行为,明确从事林木种子生产经营应取得许可证,并规定了良种与其他种子、跨区域生产等情况的发证机关。强化电子商务监管,要求从事林木种子经营的电商公示许可证,平台经营者履行核验、信息保存义务。同时,还建立可追溯制度,明确要求生产经营者建立并保存包含种子来源、数量、质量、销售去向等内容的档案,鼓励使用电子化方式展示相关信息,确保种子质量安全可控。
发布了修订的《四川省内部审计条例》
健全内审机构 规范内审行为
会议上,还发布了修订的《四川省内部审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四川省审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兵指出,条例的颁布施行,是全面依法治国、依法治审在四川的生动实践,对服务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据了解,条例共8章43条,包括总则、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内部审计职责和职权、内部审计程序、内部审计整改和结果运用、内部审计指导和监督、法律责任、附则。
新修订的条例有哪些亮点内容?省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员贺江华介绍,条例健全内审机构,规范内审行为。明确单位根据有关规定和内部审计工作需要,设立或者明确承担内部审计职责的机构,并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内部审计人员。对国有企业总审计师制度作出衔接性规定,要求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应当遵守职业规范、恪守职业道德、做到保密相关要求。
同时,修订后的条例厘清了职责职权,规范审计程序。贺江华指出,条例结合国家审计署的相关要求,对内部审计机构职责和职权作了进一步明确规范,规定单位内部审计应当对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政策措施情况,发展规划、战略决策以及年度业务计划执行情况,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履行情况,境外机构、境外资产和境外经济活动等进行审计监督。
大牛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